要能養活自己----康健雜誌
決定要離婚,首要條件是要有獨立自主的經濟能力,可以養活自己以及孩子。
要問自己,是否做好一個人生活的準備?有沒有辦法一個人過日子?會不會從此再也找不到伴侶?看過太多哭哭啼啼的女性,先生外遇,想要離婚,卻一點經濟能力都沒有,走也走不了,因此建議女性,最好在結婚前要問自己萬一婚姻生變,有沒有能力獨立養小孩?如果有,才勇敢地結婚生子,沒有的話,先存錢再說。
女性應該要有危機意識,即便是家庭主婦,也要規劃屬於自己可以支配的金錢。危機不一定是婚姻危機,萬一對方失去工作能力,至少有一筆錢可以應急。放下不捨、憤怒與過去所有的美好。離婚的當下也許只是找一個容易的出口,要面對的問題,往往在離婚後才一一浮現。首先要面對的是憤怒,要放下對對方的生氣、放下受害者的心態,也要放下所有美好的回憶與悔恨。
根據晚晴基金會針對來求助者的統計,外遇一直是婚姻問題的第一名。「要學習放下,放下自己的不甘心與不捨,」「最怕的是,陷在失婚裡,一直坐在裡面哭,就這樣哭了一輩子,」必要時可以找專業諮商人員談一談,復原得比較快。
市立療養院的精神科醫師也建議,應該避免一再縱容自己掉在被背叛的情緒裡,停止這樣的傷害。
在情緒過後,應該要思考自己在上一個婚姻扮演什麼樣的角色?要想清楚問題在哪裡?避免再下一段關係裡,重蹈覆轍。
重建自我
離婚後,重建之路才剛要開始。
馬偕醫院協談中心社工師孫禎說,離婚後,最怕自暴自棄,改變與否在於自己,鑰匙是握在你的手裡。成為一個自信的女人,要讓自己看到自己。
在美國、新加坡及台灣都做過婚姻輔導,謝文宜比喻,離婚後的自我重建,有點像是浴火重生,要想像自己是站在最深的谷底,開始往上爬。要重新想一想,你的人生要的是什麼?什麼對你來說最重要?
面對自己,勇敢去冒險,婚姻就像是一所學校。
楊敏秀雖然離了婚還是肯定婚姻的價值,她認為,進了婚姻學校,是去學習如何愛、包容、妥協、溝通與相互扶持。
親密關係,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,要一起努力、嘗試。如果努力過了,明白做朋友比做伴侶更適合,接受這樣的結果,帶著祝福和尊重對方的心,學習放手,人生可以更快樂,謝文宜說。
離婚後最大的適應是如何看待自己,千萬不要認為你自己就是個失敗者。當初陳若曦的先生一直不肯離婚,因為怕失面子。陳若曦力勸,離婚只是我們彼此做了不同選擇而已,不是失敗與否的問題。
謝文宜建議,把離婚的經驗當做人生中一個比較艱難的學習功課,學習了解自己與親密關係。「要抱持最慘的我都經歷過了,還有什麼是我不能面對的?要更有勇氣去冒任何的險,」謝文宜說。
如何和孩子談離婚
當父母分居或是離婚時,所有的孩子都會感到很強的失落。
小孩可能會退縮、暴躁或是出現其他行為問題。
當孩子經歷這些情緒困擾時,孩子需要父母、家人的全力支持。
■當你做了決定,或是確定會離婚時,儘早告訴孩子。在任何改變之前就要告訴孩子。
■不要告訴孩子你們婚姻出問題的細節。
■告訴孩子可能會有的改變,包括搬家、轉學。父母應該聽聽孩子的問題,並且回答他們的疑問。
■如果可能,父母應該一起告訴孩子關於離婚的事。
父母應該不要在這件事爭吵,而是要一起支持孩子的想法和感覺。
■一定要再三告訴孩子,爸媽離婚不是孩子的錯。
關於爸媽的離婚,孩子沒有任何的責任。
■不要把孩子當做傾訴的對象。
不要在孩子面前數落對方──要負起安慰你的責任,孩子會很痛苦。
■必要時,告知學校老師關於離婚的狀況,讓老師可以協助孩子處理情緒困擾,晚晴輔導義工,也曾是小學老師的陳慕柔建議。
[TAG]普羅徵信,徵信,知識,外遇,抓姦,家暴,劈腿,離婚,跟蹤 全國服務專線:0800-86 66 86 全國服務站: 台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7號7樓 台中市中區建國路200號5樓 高雄市三民區建國二路2號6樓